返回
塑料百科//第47讲--熔接痕现象及改善方法
2021年10月15日 10点11分 新长城
熔接痕是由于熔融塑料在型腔中由于遇到嵌件孔洞、流速不连贯区域、充模料流中断区域而以多股形式汇合时,因不能完全熔合而产生的接缝。熔接痕会影响外观质量,塑胶件强度,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,需要格外注意。
在成型工艺方面,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调整。
合理提高熔体温度与模具温度
合理提高熔体温度与模具温度,有助于提高熔接强度。当然,这会增加冷却时间,造成注塑成型周期的加长,生产效率降低,塑胶件加工成本增加。
提高注塑压力和保压压力
提高注塑压力有助于克服流道阻力,把压力传递到波前锋,使熔体在熔接痕处以高压熔合,增加熔接痕处的密度,并且令分子链沿压力方向伸展,使熔接痕强度提高。增加保压压力,给分子链的运动提供了更多的动能,能够促进两股熔体的相互结合,提升熔接痕强度,但是同样也提高了对模具性能的要求,而且容易形成溢料、飞边等其他缺陷。
提高注塑速度或缩短注射时间
提高注射速度或缩短充模时间,使两股熔体在还具有较高的温度和活性时就能够相遇,因而熔接痕强度比较高。同样,这也对模具的要求提高,而且使产生气泡和亮斑等缺陷的几率增大。
成型工艺对熔接痕的调整程度有限,同时增加了对设备和模具的损耗,主要还是通过模具调整更为有效。
下一期,将继续为大家介绍注塑缺陷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。